今天是:

 

cveqc

  当前位置:首页 >

专家建议:搭建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破解

稿件来源:中国网        发布日期:2013-11-18

      2013年699万大学毕业生,使大学生就业遭遇“寒流”,庞大的就业群体,“皇帝的女儿”也愁嫁。与此同时,企业招聘难也成2013年的另一热点。前程无忧资深人力资源师分析,“两难”问题成为困扰当前人力资源市场的突出问题。北大青鸟APTECH相关负责人也表示,从人才培养入手,搭建服务平台,才是解决就业难和用工难问题的最佳途径。 

  高校毕业生年年“难就业” 

  从教育部网站上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,2014年大学毕业生预计达到714.8万人,将比2013年增加15万人左右,而眼下虽然校园招聘的企业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上升,但是多数企业出于自身实际情况的考虑,虽然面向大学生的岗位增加了、待遇提高了,但是也对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总体来看,2014届大学生或将依然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。 

  这种严峻的形势根源于企业用人需求与大学生实际能力的矛盾。北大青鸟APTECH常务副总裁孙群田表示,很多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尤其重视大学生的项目经验,而对于以理论学习为主的大学生来说,项目经验恰恰是其短板,所以很多人在求职面试过程当中已经处于劣势。不少大学生在实际面试的时候都是处处碰壁。 

  迫于这种愈演愈烈的就业压力,一些大学生只能提前进入就业准备状态,希望可以利用更多的准备时间来充实自己并以此获得就业先机。据了解,这些提前进行就业准备的大学生中,七成以上的大学生认为,接受职业教育可以为他们带来更大的就业竞争力。 

  目前市场上的职业教育培训,更加注重对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,以国内知名IT培训机构北大青鸟APTECH为例,其采用独特的“一对一”、“订单式”人才培养,不仅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更贴近市场的人才需求,同时可以向大学生提供实践项目进行演练,让大学生们更早的接触到实际项目,提前积累项目经验。职业培训的这种特性,无疑让大学生找到了一个治“就业病”的良方。 

  软件开发人才缺口达40万,IT企业“一将难求” 

  在大学生就业问题持续升温的同时,企业“用工荒”也随之并行。尤其是发展迅猛的IT行业,虽然每年会有大批IT专业的毕业生涌入,但是每年IT人才缺口还是高达上百万人,仅软件人才缺口就高达40万。 

  在日前举行的招聘会上几位IT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这样告诉记者,“都说找工作难,但是我们给出6000元至8000元的高薪,依然找不到合适的软件工程师,招聘能力强一点的软件工程师比招聘博士还难。” 

  实际上,人才缺口大与企业提出的要求也不无关系。记者了解到,目前一些企业招聘软件开发需要一年或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;有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和学习能力;熟悉开发流程、有过相关项目经验,精通java或是.net,能够熟练应用多种开发工具者。 

  有的公司则要求员工上岗后就能进入工作状态,根据产品需求编写测试计划、执行软件测试等。而在每年数以十万计的计算机毕业生中,符合条件的却寥寥无几,IT企业陷入“一将难求”的困境。 

  打造“无隔阂”就业体系,实现就业用工双促进 

  一边是企业求人若渴,一边是求职者四处找岗位,中国就业领域这一突出的结构性矛盾,既催生了社会职业培训行业的发展,也为国内的IT培训行业提供了机遇和挑战。 

  专家分析,“两难”问题症结在于“人才质量”,如何培养“技能与经验”兼备的人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。国内老牌IT培训教育机构,北大青鸟APTECH从打造就业服务体系入手,多措并举为就业者和用工企业搭建服务平台,实现就业用工双促进。 

  据了解,北大青鸟APTECH一直把“有效对接企业需求”作为研发教育产品的根本宗旨。包括ACCP、BTEST、BENET、学士后等在内的多项课程都采用了“逆向式课程设计”原理。课程的知识结构在还原企业需求的基础上,还涉及各个行业层面,例如ACCP课程中,融合了交通、电信、媒体、游戏等20多个全真的企业项目,通过这些项目的学习,学员毕业以后相当于具备了2年的工作经验,竞争优势明显。 

  此外,为有效化解企业用工难,北大青鸟APTECH还创新推出新的就业模式—“企业联合就业模式”。与百度、用友、华为、软通动力、中科软等上百家国内知名IT企业联合,定期举办IT人才专场双选会,将服务企业用工与促进就地就业结合起来,数据显示,北大青鸟每年都要向企业输送上10万名IT人才,有效缓解了部分企业用工不足的压力。 

  一方面保障受培训者的就业质量,一方面缓解IT企业的人才招聘压力,业内专家表示,“两难”问题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会一直存在,北大青鸟APTECH打造的“无隔阂”就业服务体系,实现了技能培训与用工岗位的无缝对接,形成了学员、企业、培训机构三赢的良性循环,成为缓解IT产业人才招聘、IT人才求职难的“缓冲平台”。(徐海波)